法律知识

农村土地纠纷如何起诉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18 01:42
人浏览

一、农村土地纠纷如何起诉

起诉农村土地纠纷,需遵循以下步骤:

1.首先,原告应准备好起诉书;

2.其次,携带证据和起诉书到法院立案并交纳诉讼费;

3.接着,法院将开庭审理,如果双方在法官主持下未能调解,将由法官作出裁决;

4.最后,执行判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明确了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和起诉状应当记明的事项。

二、土地纠纷处理原则

土地纠纷的处理遵循一系列原则,这包括:

1.先行行政调处;

2.保持土地现状;

3.尊重历史协议和乡规民约;

4.合理分析无偿占有或平调引起的纠纷;

5.保护原社队或个人的合法权益;

6.临时使用权的指定;

7.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法律的尊严。

这些原则旨在保障各方的合法利益,并促进纠纷的公正合理解决。

三、土地纠纷民事诉讼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土地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计算方式是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算。

但若自权利受损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起诉前,应先向乡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寻求处理,如不服决定,可在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