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房屋转让协议可以抵押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09 04:46
人浏览

  根据我国民法典物权编相关规定房屋转让协议抵押并不需要到相关部门办理转让手续,确定转让的实质原因不是通过登记来进行一些列原先登记事项的处理的,那么房屋转让协议可以抵押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房屋转让协议可以抵押吗

  登记审核与登记登记机关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核。凡权属清楚、证明材料齐全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做出是否准予登记的书面答复。以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证书的房地产抵押的,登记机关应当在原《房屋所有权证》上作他项权利的记载后,由抵押人收执。并向抵押权人颁发《房屋他项权证》。以预售商品房或者在建工程抵押的,登记机关应当在抵押合同上作记载。抵押的房地产在抵押期间竣工的,当事人应当在抵押人领取房地产权属证书后,重新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

  登记的变更与注销抵押合同发生变更或者抵押关系终止时,抵押当事人应当在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到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或者注销抵押登记。因依法处分抵押房地产而取得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的,抵押当事人应当自处分行为生效之日起,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并凭变更后的房屋所权证书向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房屋转让协议

  二、自己写的房屋转让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自己写的房屋转让协议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就具有法律效力,如签订双方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双方自愿签订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三、房屋转让协议受法律保护吗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的效力存在四种情况:合同无效、合同有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撤销。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房屋转让合同都有效,只有行为人在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况下,房屋转让合同才有效,才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房地产转让是指房地产权利人通过买卖、赠与或者其他方式将其房地产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其他方式包括互易、继承、遗赠等。房地产转让人必须是房地产权利人,而且该权利人对房地产必须拥有处分权,如所有权人、抵押权人等。转让的对象是特定的房地产权利,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建在国有土地上的房屋的所有权。转让时,房屋的所有权必须与土地使用权一起转让。即地产转让时,该土地上的房屋必须同时转让;房产转让时,房屋的所有权及其土地使用权一并转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房屋转让合同有效并不代表着房屋所有权发生变动,不动产的物权变动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只有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了过户登记之后,房屋所有权才发生变动。

  房屋转让协议是二手房交易,一般无法进行抵押,房屋转让协议一般是不可以抵押的。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房屋转让协议可以抵押吗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