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主体享有哪些民事权益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07 14:10
人浏览

  我国法律保护每个公民作为民事主体应当享有的民事权益,民事主体的权益主要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益,人身权益又包括人格权。那么民事主体享有哪些民事权益?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事主体享有哪些民事权益

  (一)人身权益

  1、人身权利

  人身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人身权包括人格权与身份权。

  2、人格利益

  随着侵权责任保护范围的扩大,受保护的对象除了特定的人身权等外,还包括一些合法的人格利益。一般而言,这些利益因缺乏必需的构成要件而尚未上升为权利。但它们是人权的渊源,是对权利的补充,应为法律所保护。对于这些人格利益,学理上一般称之为“一般人格权”。

  (二)财产权益

  财产权利主要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知识产权、股权、继承权等权利。其中,所有权是对标的物充分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用益物权,是对他人所有的物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收益的权利。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我国用益物权种类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海域使用权、矿业权等等。担保物权,是指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特定的物或权利上所设定的物权。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性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股权,是股东基于其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取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继承权,是向然人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被继承人生前立下的合法遗嘱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需要指出的是,知识产权、继承权除了具备财产权的属性,还具备一定的人身权属性。

  二、民事主体的构成要件

  通过对自然人和法人的共同特点的分析,可以得出:

  第一,名义独立。自然人和法人能以自己的名义为民事行为,与第三人发生法律关系。“对组织体特别意味着能够用组织的名称与第三人为民事法律行为,而不是以法定代表人或其他组织成员的名义”。

  第二,意志独立。即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自己的选择来活动。自然人能通过自己的自由意志为民事法律行为,不受他人的非法干涉。对于法人而言,应该是其共同意志,而不是其成员的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第三,财产独立。即“民事主体必须拥有作为一个实体独立的财产”。自然人对其拥有的财产享有完全的、排他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法人的财产独立于其成员的财产,为法人的共同利益所支配。

  第四,责任独立。即要求民事主体具有责任能力。自然人和法人都以其全部财产对外承担责任,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是以其财产独立为前提。

  责任能力是从行为能力制度中分化出来的一项制度,但其是否应当从行为能力制度中分化出来,成为,是值得商榷的。

  三、民事主体应当遵守的准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当自己的合法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不能退让,要用我国法律法规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主体享有哪些民事权益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