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社区矫正人员遵守法律情况,社区矫正是缓刑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7-26 12:31
人浏览

  社区矫正人员遵守法律情况主要有认真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的,在接受矫正期间确有悔改表现,积极回报社会等情况。社区矫正是否是缓刑需要根据情况而定,如果被判处缓刑实行社区矫正的,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一、社区矫正人员遵守法律情况

  社区矫正人员遵守法律有以下情况:

  1.认真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的;

  2.在接受矫正期间确有悔改表现、重树人生、转好致富、积极回报社会、表现突出的;

  3.受过行政记功奖励的。

  二、社区矫正是缓刑吗

  社区矫正是否是缓刑应当视情况而定,如果属于假释的社区矫正则不属于缓刑。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法律快车提醒您,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三、社区矫正对象能减刑吗

  社区矫正对象被判处缓刑的能减刑。主要的能判处缓刑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服刑期间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2.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3.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4.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5.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均可减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