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拖欠工资是什么行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31 06:20
人浏览

  一、拖欠工资是什么行为

  拖欠工资是一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因此,当公司拖欠工资时,劳动者有权向当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者通过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申请劳动仲裁等办法来进行处理。

  二、拖欠工资的解决途径

  面对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途径来解决问题。

  1.如果公司无故拖欠工资,员工可以提出离职,并要求支付赔偿金。劳动者也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投诉,寻求法律帮助。

  2.如果公司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形符合法律规定,员工个人只能选择接受或者提出离职,但没有赔偿金。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

  3.如果公司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三、发生拖欠工资时的对策

  当发生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劳动者应该首先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了解拖欠工资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2.劳动者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寻求第三方的协助来解决问题。

  3.如果调解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承担法律责任。

  4.如果仲裁裁决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遇到拖欠工资问题,你是否感到无助?别担心,法律快车始终在你身边。立即咨询,我们为你提供一站式法律帮助,让正义不再遥远。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