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开荒土地争议处理办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30 17:12
人浏览

  一、开荒土地争议处理办法

  对于个人开荒的土地发生纠纷,处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开荒者应与土地所有人签订合同,明确土地使用权。如发生使用权争议,应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处理方式,并对开荒者给予适当补偿。

  2.若争议无法通过内部协商解决,可以向当地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后,当事人有三十日的期限向人民法院起诉。

  3.在整个争议解决过程中,任何一方都不得改变土地现状,破坏土地上的附属物,或在争议土地上兴建建筑物和变更附着物。

  二、纠纷处理的原则措施

  在处理土地纠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措施:

  1.必须先由当地土地主管部门进行行政调处,对调处不服的,再按规定进行司法程序解决。未经行政调处的,法院不予受理。

  2.在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现状,不得破坏土地上的附属物,不得影响生产和在争议土地上兴建建筑物。

  3.对于历史上已达成协议、协定或乡规民约,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法令和政策,应予以维护,不合理的部分可进行适当调整。

  4.对过去因无偿占有或平调引起的纠纷,应根据现行政策精神和法律规定,保护原社队或个人的应有权益。

  5.在争议未解决前,如无法维持现状,土地管理机关有权指定临时使用单位使用,以保护争议土地。争议双方必须服从,不得破坏土地及其附属物。

  6.处理土地纠纷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合情、合理、合法地加以解决。

  7.必须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保护单位或公民个人的合法使用权。

  8.涉及各有关部门的土地纠纷,应与有关部门共同协商,正确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共同管好用好土地。

  三、土地争议诉讼时效

  1.土地纠纷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看完以上内容,你对处理土地纠纷还有疑问吗?欢迎留言交流,法律快车将持续为你提供法律支持。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