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9-01 14:41
人浏览

  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意思是行为人在依照法律规定作出的意思表示与实际行为不一致,出现了非真实的意思表示,从而行为人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撤销的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是什么意思

  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意思是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由于行为的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或意思表示不自由,导致非真实的意思表示,可由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不完全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但仍然暂时基于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法律效力,同时赋予一方当事人以变更、撤销权,如果当事人行使此权利,则民事行为将变更其效力或归于无效。法律快车提醒您,如果当事人不行使此项权利,则民事行为原来的效力不变。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点是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施的、以发生一定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施的行为。

  二是民事法律行为应当是以发生一定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

  三是民事法律行是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的行为。

  意思表示是指民事主体意欲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思的外在表达,是民事法律行为最为核心的内容。民事法律行为作为民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广泛适用于民法典的各个部分,如合同、婚姻、收养、物权、商事领域等。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1.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多方民事法律行为;

  2.有偿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

  3.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

  4.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和非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5.单务民事法律行为和双务民事法律行为;

  6.主民事法律行为和从民事法律行为;

  7.有因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因民事法律。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