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开庭后宣判结果还要去法院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14 15:41
人浏览

  开庭后宣判结果不需要去法院,判决生效后,被告需要自动履行义务,履行完成后判决义务完成。开庭多久后才宣判结果在法律上没有明确指出,但一般刑事案件宣判最迟不能超过三个月,民事案件一般在六个月内出审判结果。

  一、开庭后宣判结果还要去法院吗

  开庭后宣判结果不需要去法院。判决生效后,被告自动履行的,履行后,判决确定的义务即完成,原告不需要到法院申请执行。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二、开庭多久后才宣判结果

  法院开庭后多久宣判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如果属于刑事案件一般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如果属于民事案件一般会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三、上诉状如何提交二审法院

  上诉状可以直接提交二审的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