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起诉状要给证据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0-10 09:22
人浏览
导读:起诉状要给证据的。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最好出具相关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真实性。起诉状应该包括双方当事人的个人基本信息情况,此外还有合乎法律的诉讼请求,以及相关证据资料和证据来源等,最后还需要签名和盖章,提交起诉状后,等待法院的受理。

  一、起诉状要给证据吗

  起诉要提供证据的,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在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有提供证据证明其真实性的责任。如您对自己所提的主张不实施举证或证据材料无法证实其主张的,将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二、起诉状能自己写吗

  起诉状能自己写,具体如下:

  1.双方当事人(原被告)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和地址。如是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所在地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2.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所谓诉讼请求,即要求解决的问题。

  3.写明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除应写明上述内容外,还应写明诉状所递交的人民法院名称,起诉时的年、月、日,诉状并要有原告的签名和盖章。还要提供与被告人数相应的副本(除正本外,多一个被告增加一份即一个被告二份,二个被告三份)。

起诉状

  三、提交民事起诉状后多久开庭

  民事案件立案后,开庭时间跟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密切关系,法律快车提醒您,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关于审限的法条规定及原则,一审一般是立案后5日内移送至审判部门,之后就要看何时送达和适用程序了: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需要公告送达,公告送达的期限是60天,公告送达期满后视为送达,可安排开庭。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