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诈骗如何赔钱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4-08 15:22
人浏览
导读:合同诈骗赔钱的方式是,按照受害人因此造成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除此之外,受害人还可以请求撤销合同,并要求对方返还因签订该合同取得的财产,不能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一、合同诈骗如何赔钱

  合同诈骗赔钱的方式是被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赔偿,赔偿的数额以造成的实际损失为限。法律快车提醒您,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界限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界限:

  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或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合同的民事欺诈一般无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条款或内容为主,如隐瞒有瑕疵的合同标的物,或对合同标的物质量作虚假的说明和介绍等;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是为了达到利用合同骗取财物的目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虚假的姓名、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骗取受欺诈方的信任。

  3.欺诈财物的数额不同。

  三、哪些属于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属于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合同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以构成本罪的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且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在骗取他人的财物,但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积极追求犯罪结果的发生。本罪的犯罪动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行为人主观上没有上述诈骗故意,只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债务无法偿还的,不能以诈骗罪论处。构成诈骗罪的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包括行为人意图本人对非法所得的占有,也包括意图为法人、单位或第三人对非法所得的占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