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我国宪法的性质是法律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6-09 07:06
人浏览
导读:我国宪法的性质是法律,并且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也规定了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在司法实践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法律作用。

  一、我国宪法的性质是法律吗

  《宪法》是法律,而且《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二、宪法的制定程序是什么

  制宪程序是指制宪机关制定宪法时所经过的阶段和具体步骤。

  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为了保证制宪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制定宪法一般包括如下程序:

  1.组织制宪机关,设立宪法起草机构。

  2.提出或公布宪法草案。

  3.讨论、审议并完善宪法草案。

  4.通过或批准宪法。

  5.颁布宪法及其生效的日期。

劳动权

  三、我国第一部宪法什么时候颁布的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宪法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的总任务,并把党所创建的基本制度和党所制定的基本方针和重要政策予以宪法化、条文化,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法律快车提醒您,第一部宪法除序言外,包括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等4章106条。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