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社会救济途径都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9-02 00:35
人浏览
导读:社会救济途径有社会救济;物质帮助;精神救助、公共援助。社会救济是我国生活实践当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依法体现人文关怀和主动承担责任的体现。

  一、社会救济途径都有哪些

  社会救济途径有:

  1.社会救济;

  2.物质帮助;

  3.精神救助、公共援助。

  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陷入生活困境的公民,给予物质接济和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标准的制度。

  国家和社会为保证每个公民享有基本生活权利,而对贫困者提供物质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

  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二、社会救济的目的是什么

  社会救助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社会救助制度的目标是克服现实的贫困,它在公民因社会的或个人的、生理的或心理的原因致使其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因而陷入生活困境时发生作用。

  社会救助制度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或实物,目的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适度的平衡。它不问致贫原因,只看受助者是否真正贫困,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法律快车提醒您,它的责任仅仅是使受助者的生活相当于或略高于最低生活需求,以避免产生依赖心理或者不劳而获的思想,只要受助者的收入超过最低生活标准,救助行动就相应中断。

  三、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是哪里

  1.国家财政拨款;

  2.信贷扶贫;

  3.社会捐赠和国际援助;

  4.社会救助基金增值。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