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如何判断合同中的恶意串通行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01 00:34
人浏览
导读:判断合同中的恶意串通行为的要件是各当事人均有损害他人利益的恶意,当事人彼此勾结,通谋实施该行为,最后是在客观上损害了国家、集体利益或某个第三人利益。

  一、如何判断合同中的恶意串通行为

  当事人之间相互勾结实施的某种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其特征包括:

  1.各当事人均有损害他人利益的恶意,即不仅明知其行为有损于他人而故意进行,且实施该行为就是以损人利己为目的的;

  2.当事人彼此勾结,通谋实施该行为,例如,代理人同第三人通谋损害被代理人利益;

  3.行为结果在客观上损害了国家、集体利益或某个第三人利益。

  其中的国家利益主要指国家作为全民财产所有人所享有的利益。其它违法的民事行为虽然也损害国家利益,且当事人可能有通谋,例如,走私,但因其损害的是以国家利益表现的社会公共利益,不属恶意串连的民事行为种类。

  二、恶意串通合同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恶意串通是指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为牟取不法利益合谋实施的违法行为。

合同中的恶意串通

  三、恶意串通的举证责任

  法律快车提醒您,恶意串通的举证责任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分配举证责任。恶意串通,必须同时具备主观恶意和客观实际损害利益两个方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