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为犯罪有哪些特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2-04 17:46
人浏览
导读:行为犯罪有主体必须是人的行为,犯罪具有实行行为等特征。行为犯罪只需要实施了某项犯罪行为即构成犯罪,它不要求结果的发生。在司法实践中,行为犯罪也会存在未遂形态。

  一、行为犯罪有哪些特征

  行为犯罪的特征是指:

  1.主体性,行为的主体性涉及行为主体的问题,它揭示了行为是人的行为,将一定的行为归属于人。

  2.举止性,因果行为论曾经强调行为的有体性,即行为人在意欲的支配下,必须导致身体的运动,并惹起外界的变动,具有知觉的可能性。

  3.自愿性,行为的自愿性,只有在意志自由的情况下实施的行为才可归类于行为人。

  4.实行性,行为的实行性,是指作为罪体之行为具有实行行为的性质,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构成要件的行为。

  二、行为犯和结果犯的区别是什么

  发生结果才构成犯罪的,是结果罪。没有发生结果也构成犯罪的,就是行为罪。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别以构成要件是否要求侵害具体对象为标准,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结果犯,不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行为犯。行为犯是指一旦实施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不需要造成特定后果,仅仅是行为本身就已经构成犯罪的罪犯,比如说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而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法律所规定的行为,而且还需要造成法律所规定的特定后果,才能构成犯罪的罪犯,这一类犯罪如果没有产生法律所规定的特定后果,则不成立犯罪。过失犯罪都是结果犯,绝大多数故意犯罪也都是结果犯。

  在行为犯中,行为人着手实施,该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行为后,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既遂,如果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这种程度的,不构成犯罪既遂。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对犯人的划分可以分为行为犯和结果犯,行为犯就是只要实施了犯罪的行为,哪怕没有造成法定的后果都属于犯罪,而结果犯,是必要要有已定的法定犯罪结果事实。

  三、行为犯罪有犯罪未遂

  行为犯罪可以有未遂犯。

  行为犯是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法律快车提醒您,在司法实践中行为犯中可以犯罪未遂的,例如销售假药的犯罪行为中,将购进的假药未销售的,就是属于行为犯,但犯罪结果未遂的情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