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纠纷起诉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7-21 01:42
人浏览
导读:民事纠纷起诉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合法权益遭到侵害应主动向法院提起诉讼、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起诉状格式要符合要求等等。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

  一、民事纠纷起诉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1.法院审理案件,采取不告不理原则。对于民事纠纷,当事人没有向法院起诉,法院不主动立案审理。据此,当事人如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应主动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处理。

  2.要向有案件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对案件的管辖问题,法律有明确规定。当事人不能想向哪个法院起诉就向哪个法院起诉;法院也不能想收哪个案件就收哪个案件。

  3.起诉要递交诉状。写诉状,一般要用法院的规范诉讼用纸,格式要符合要求,层次要清楚,重点要突出,字迹要工整。诉状中的数字,除了案号、百分比、专业术语等以外,都要用汉字,不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诉状的左边,要留有装订线。

  4.打官司都想取胜,其根本所在是事实和法律。要在如何向法院讲清事实方面下功夫。

  二、民事诉讼的诉讼程序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8.判决宣告。

民事纠纷起诉

  三、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

  法律快车提醒您,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