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合同审查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0-18 12:05
人浏览
导读:进行合同审查的方法包括文字审查、逐条审查、以及合法性审查等。合同审查的要点包括合同主体是否具有合法性、合同内容是否具有合法性、合同条款是否齐备以及合同表述是否正确等。

  一、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合同审查

  合同审查的方法有:

  1.文字审查,即看语言是否规范;

  2.逐条审查,即看是否具备合同必备的重要条款;

  3.合法性审查,看合同内容、程序是否合法;

  4.合理性审查,看合同的约定是否合理。

  二、合同审查的要点有哪些内容

  1.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

  审查合同主体的合法性时,应审查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否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法人、个体工商户;

  是否是具备与签订合同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

  审查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的资格证明;

  代订合同的,要审查是否具备委托人的授权委托证明,并审查是否在授权范围、授权期限内签订合同;

  有担保人的合同,审查担保人是否具有担保能力和担保资格。

  2.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

  审查合同内容的合法性时,应当重点审查合同内容是否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

  是否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情形;

  是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审查合同意思表示的真实性。

  4.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备。

  5.审查合同的文字是否规范。

  审查合同时,应对合同草稿的每一条款、每一个词、每一个字乃至每一个标点符合都仔细推敲、反复斟酌。

  确定表述准确无误。

  6.审查合同签订的手续和形式是否完备。

  (1)审查合同是否需要经过有关机关批准或登记,如需经批准或登记,是否履行了批准或登记手续。

  (2)如果合同中约定须经公证后合同方能生效,应审查合同是否经过公证机关公证。

  (3)如果合同附有生效期限,应审查期限是否届至。

  (4)如果合同约定第三人为保证人的,应审查是否有保证人的签名或盖章;

  采用抵押方式担保的,如果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必须办理抵押物登记的,应审查是否办理了登记手续;

  采用质押担保方式的,应按照合同中约定的质物交付时间,审查当事人是否按时履行了质物交付的法定手续。

  (5)审查合同双方当事人是否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

  三、合同审查有哪些基本原则

  1.合法有效性原则。合同有效性问题,事实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合同主体是否适格,二是合同目的是否正当,三是合同内容、合同形式及程序是否合法。

  2.公平性原则。所谓合同的公平性是指合同双方权利与义务要相对平衡。不存在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的合同,一方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

  3.可操作性原则。法律快车提醒您,可操作性原则具体表现在,对合同各方权利的规定过于抽象;对合同各方的义务规定不明确、不具体;虽对各方的权利义务做了详细规定但却没有具体操作程序条款或对此规定不清;虽规定了损失赔偿但却没有计算依据,整个交易程序不清晰,合同用语不确切等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