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遇到违法强拆怎么处理好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1-22 05:36
人浏览
导读:遇到违法强拆的处理是先进行报警,然后是搜集强制拆迁行为的证据,再就是委托专业的律师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起诉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强拆行为的诉讼时效一般是六个月。

  一、遇到违法强拆怎么处理好

  面对非法强拆,建议当事人三步走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时报警,敦促警察对非法强拆立案调查。摄影摄像,固定现场证据。及时委托律师介入,调查取证,提起诉讼。所谓“非法强拆”是指没有强制执行法律批准文件的强制拆除行为。比如在房屋征收中,如果没有法院的强制执行裁定,属于典型的非法强拆。又如在违法建筑拆除中,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限期拆除决定书而直接拆除的,属于非法强拆。遇到非法强拆一定要注意保留证据,这样才方便上诉。

  二、确认强拆行为违法起诉期限是多久?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房屋被强拆的,提起诉讼的期限是从强拆行为发生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但最多不超过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强制拆迁必须符合什么法律规定

  法律快车提醒您,强制拆迁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法定条件:

  1.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法律后果一是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人民政府不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拆迁;二是人民法院不能强制执行。实践中有些市、县人民政府不守法,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法院不能依法进入强制执行程序,进行强制拆迁。

  2.强制拆迁以补偿决定为前提

  如果没有补偿决定,任何单位都不能采取强制拆迁。实践中,可以强制拆迁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签订了补偿协议,不搬迁的;二是作了补偿决定,既不搬迁又不按照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3.必须对被征收人给予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房

  没有提供货币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的不能强制拆迁。

  4.征收补偿决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

  (1)明显缺乏事实根据;

  (2)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

  (3)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或者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的;

  (4)明显违反行政目的,严重损害公共利益;

  (5)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

  (6)超越职权;

  (7)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