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关系的定义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0 00:53
人浏览
导读:劳动关系的定义是指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一般到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认定。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材料有劳动合同等。

  一、劳动关系的定义是什么意思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

  从广义上讲,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的任何劳动者与任何性质的用人单位之间因从事劳动而结成的社会关系都属于劳动关系的范畴。

  从狭义上讲,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劳动关系是指依照国家 劳动法律法规规范的劳动法律关系,即双方当事人是被一定的劳动法律规范所规定和确认的权利和义务联系在一起的,其权利和义务的实现,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的。

  劳动法律关系的一方(劳动者)必须加入某一个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并参加单位的生产劳动,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而另一方(用人单位)则必须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数量或质量给付其报酬,提供工作条件,并不断改进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

  二、申请劳动关系认定到哪个部门

  法律快车提醒您,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来说,劳动合同就可以表明劳动关系;如果没有劳动合同的,可以到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认定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三、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材料有哪些

  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需要的证据材料包括如下:

  1.劳动者工作内容的证据,如电子文本,资料,公司相关的其他资料;

  2.劳动者工作的相关标识,如工作信签,员工牌,员工服装等与公司相关的任何证明;

  3.公司给劳动者的制度依据,最好是盖章或印刷整套、册的资料,比如员工手册、财务制度,员工名册等;

  4.公司正式员工或领导与劳动者交流的资料,比如工作安排、书面通知、电子邮件的通知等;

  5.劳动者可以尝试与公司主管领导对话,然后录音,并将领导的名字在录音材料里面体现,否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很难确认录音材料的真实性;

  6.劳动者可以通过人证,其他离开公司的员工的证言,证明劳动者在公司上班。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