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欺骗消费者如何维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3-01 05:01
人浏览
导读:欺骗消费者维权方法包括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法院起诉和向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一、欺骗消费者如何维权

  欺骗消费者属于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行为,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向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欺骗消费者如何赔偿

  法律快车提醒您,欺骗消费者按以下规定赔偿:

  1.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3.除以上赔偿外,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三、欺骗消费者如何认定

  欺骗消费者的认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者的行为手段:这是判断商家是否欺骗消费者的基础。商家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如果采用了虚假宣传、误导性陈述、隐瞒真相等手段,使消费者产生误解,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欺骗消费者。

  2.消费者的认知与误解:判断商家的行为是否导致消费者误解,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商家的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那么这种行为就构成欺诈。如果商家的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但个别消费者确实发生了误解,那么该消费者需要证明自己确实发生了误解才能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

  3.经营者的主观意图:虽然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但从文义上理解,欺诈行为应是商家故意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因此,商家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如果存在故意欺骗消费者的言行,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欺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