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诉讼时效与除诉期间的区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3-31 06:14
人浏览
导读: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是两种不同的权利行使时间限制制度,本文将详细解析二者的区别,并探讨除斥期间的适用范围。通过了解这些法律知识,我们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诉讼时效与除诉期间的区别

  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虽然都是对于权利行使的一种时间限制,但两者存在明显的不同。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用对象与法律效力:

  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请求权,而除斥期间则适用于形成权。

  当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将丧失胜诉权,但权利本身并不会消灭。与之不同,除斥期间届满后,相关的形成权将会消灭。

  2.价值取向:设置诉讼时效的目的是为了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加速财产流转,进而消灭原有的法律关系。

  而除斥期间的存在则是为了消除当事人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维护交易安全,并维持原有的法律关系。

  3.期间和计算:通常,诉讼时效的期间要长于除斥期间,并且诉讼时效有可能出现中止、中断甚至延长的情况。

  而除斥期间的期间则是固定不变的。

  4.适用的主动性:法官不能直接适用诉讼时效,只有在义务人主张时效利益的情况下才会适用。

  相对而言,法官可以依职权主动适用除斥期间。

  二、除斥期间的适用范围

  除斥期间主要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形成权,例如撤销权、解除权等。

  从立法例来看,以下几种情况通常会设定除斥期间:

  1.撤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或者显失公平的合同的期间;

  2.撤销因欺诈或者胁迫订立的合同的期间;

  3.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间;

  4.赠与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间;

  5.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期间等。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形成权都设有除斥期间的规定。例如,相对人行使催告权的期间、选择权人行使选择权的期间等就不适用除斥期间的规定。

  除斥期间主要适用于哪些权利?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我们应如何寻求专业建议?欢迎在法律快车上发表评论,分享你的见解,我们将为你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