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期待利益补偿法律规定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2 16:19
人浏览
导读:本文主要介绍了期待利益补偿的法律规定、计算方法和违约时的赔偿原则。期待利益是指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计算方法包括约定损失赔偿和法定损失赔偿。

  一、期待利益补偿法律规定是什么

  期待利益,源于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的"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中排除履行利益即为可得利益,仅指未来可以得到的利益。

  不包括履行利益本身,可得利益的典型即利润,这里的利润通常指净利润,不包括取得利润而支持的费用。

  在确定期待利益的补偿时,需要根据实际的损失来确定最终的补偿。

  二、计算期待利益赔偿

  在期待利益损失赔偿纠纷案件中,如果守约方提供证据,证明其遭受的期待利益确系违约方的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行为所直接造成的。

  且这些损失是违约方在守约方签订合同时所能够预见或应当预见的,则违约方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如果守约方不能提供证据证明的,则由审判人员在遵守可预见规则情况下,根据相当因果关系确定期待利益的赔偿范围,然后计算出赔偿的数额。

  通常,违约损失赔偿可分为两种:

  1.约定损失赔偿;

  2.法定损失赔偿。

  根据不同的损失赔偿可以有不同的损失赔偿计算方法。

  但赔偿计算必须遵守三个标准:

  1.计算必须基于守约方的损失。没有损失,就没有赔偿,这是在计算违约损失时,必须坚持的首要标准。

  因为合同应遵守民法的公平原则,这种公平不仅是针对守约方的,同样也适用违约方。

  2.计算必须基于守约方的实际的期待利益。

  实际的期待利益是指按照合同的正常履行后,一方可以获得的利益;或者按照市场惯例,可以获得的利益。

  这是在计算违约损失时,必须坚持的又一个标准。

  3.计算赔偿守约方的期待利益必须是纯利润。纯利润的计算应该扣除当事人为此付出的成本和其他费用。

  期待利益是合同履行的重要保障,了解其补偿和计算方法有助于维护自身权益。如果你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快车律师以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

期待利益补偿法律规定是什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