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工伤评不上残赔偿几个月的工资怎么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5 07:36
人浏览
导读:工伤评不上残,工资支付按原标准执行,由用人单位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具体赔偿月数需根据工伤程度和治疗时间确定。

  一、工伤评不上残赔偿几个月的工资怎么算

  对于工伤评不上残的情况,具体的工资计算和赔偿方式可能会因地区和具体的工伤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因此,即使工伤评不上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仍然应由用人单位按照原标准支付。对于具体的赔偿月数,可能需要根据工伤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时间来确定,建议咨询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或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二、工伤评不上残赔偿包括哪些费用

  法律快车提醒您,工伤评不上残时,赔偿通常包括以下几项费用:

  1.医疗费用:包括治疗工伤所需的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费用。

  2.住院伙食补助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所在省市规定的标准支付。

  3.停工留薪期工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三、工伤评不上残赔偿不给怎么办

  如果工伤评不上残但赔偿不给,首先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明确自身权益,要求支付应得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寻求其介入调解或处理。同时,也可以考虑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由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在整个过程中,建议保存好与工作、工伤以及工资支付有关的证据,如工资条、医疗记录、工伤认定材料等,以备不时之需。如果用人单位仍然不支付应得的赔偿,还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