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未成年犯罪有案底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3 20:06
人浏览
导读:未成年犯罪后会有案底,但影响有限。轻罪记录被封存,非司法机关不得调阅,通常不影响日常生活。了解相关法规,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一、未成年犯罪有案底吗

  未成年人在犯罪后,其犯罪记录会被记录在案,即产生所谓的“案底”。

  然而,这一记录并不会对所有方面产生同等的影响。如果未成年人被判处的刑罚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其档案会被封存,非司法机关办案时不得调阅。

  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记录不会影响到当事人的日常生活,例如入学、就业等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情况。

  二、案底封存影响评估

  1.对于被封存的案底,其影响主要局限于司法机关办案和特定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

  2.公安机关在接到人民法院送达的生效判决书后,会及时对相关犯罪记录进行封存。

  3.这些记录除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外,不得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这意味着,尽管案底存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并不会对未成年人的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三、相关法规解读

  我国的相关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及其案底处理做出了明确规定。

  1.根据《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而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2.《刑法》第一百条和《刑法修正案八》第十九条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报告义务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在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报告义务。

  3.《刑事诉讼法》第275条则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封存制度进行了规定,确保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这些规定共同构成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及其案底处理的法律体系。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底有何疑问?法律快车专业律师在线解答,为你提供更详细的法律解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