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常见的十一种无效购房合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5 13:40
人浏览
导读:购房合同有哪些可能导致无效的情形?合同被撤销的情况有哪些?什么情况下可以退房?本文为您详细解析购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合同问题,帮助您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一、常见的十一种无效购房合同

  在购房过程中,合同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以下是常见的十一种可能导致购房合同无效的情形:

  1.开发商未取得预售许可证即销售房屋,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开发商以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手段,使购房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

  3.开发商与购房人签订的合同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情况。

  4.开发商未按照约定的时间交付房屋,构成违约。

  5.开发商交付的房屋不符合约定的质量标准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6.开发商擅自变更规划设计或未经规划部门批准擅自变更房屋结构。

  7.开发商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办理房屋产权证书。

  8.开发商在销售房屋时存在虚假宣传或隐瞒重要事实的行为。

  9.购房人不具备购房资格或未按照约定支付购房款项。

  10.购房人与开发商签订的合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11.其他可能导致购房合同无效的情形。

  二、合同被撤销的情形

  在某些情况下,购房合同可能因各种原因被撤销。以下是可能导致合同被撤销的几种情形: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这包括购房人对合同条款或内容的理解存在重大偏差,导致合同无法按照双方真实意思履行。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例如,开发商利用自身优势地位,使购房人在无法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导致双方权利义务严重失衡。

  3.一方以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这包括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隐瞒重要事实或利用购房人处于困境中的情况迫使对方签订合同。

  当购房合同出现上述情形之一时,购房人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撤销合同。然而,购房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合同存在上述情形之一,并且这些情形对合同订立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三、合同退房条件分析

  购房合同中的退房条件对于购房人的权益保护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退房条件及其分析:

  1.套型与设计图纸不一致。购房人所购房屋的套型如与设计图纸不一致或者相关尺寸超出约定的误差范围时,购房人有权要求退房。

  这是因为购房人在购买房屋时通常会对房屋的套型和设计图纸有明确的预期,如果实际交付的房屋与预期不符,购房人的权益将受到损害。

  2.面积误差。当实际测量的建筑面积或套内建筑面积与合同约定的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购房人有权要求退房。

  这是因为在购房过程中,购房人通常是根据合同约定的面积来计算购房款项的,如果实际面积与合同约定存在较大的误差,将导致购房人的实际支付金额与预期不符。

  3.规划设计变更。开发商擅自变更规划设计等导致商品房的结构型式等情形时,如果开发商未能在变更确立之日起10日内书面通知购房人,购房人有权要求退房。

  除了上述法定退房条件外,购房人还可以通过在购房合同或其附件、补充协议等书面形式中约定其他可以退房的情形。这些约定应当明确具体,避免产生歧义,以确保购房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同时,购房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你是否更加明白购房过程中的风险点?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法律快车提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