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仲裁程序的步骤主要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6 05:57
人浏览
导读:仲裁程序包含申请和受理、开庭与裁决等步骤,仲裁庭的组成形式有独任和合议两种。本文将详细解读仲裁程序的步骤和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并探讨开庭与裁决的过程。

  一、仲裁程序的步骤主要有哪些

  仲裁程序主要包含申请和受理以及开庭与裁决两个步骤。

  1.申请是当事人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发生的争议依法提交给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的行为。

  2.只有当事人提起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才能受理案件。

  3.受理则是仲裁机构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受理条件,决定立案进行仲裁的程序。

  4.这是仲裁程序的开始,也是仲裁机构开始行使管辖权的标志。

  二、仲裁庭如何组成

  仲裁庭是仲裁机构仲裁案件的组织形式。

  1.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的组成有两种形式:独任仲裁庭和合议仲裁庭。

  2.独任仲裁庭由一名仲裁员组成,而合议仲裁庭则由三名仲裁员组成。

  3.仲裁庭的组织形式由当事人约定,仲裁员由当事人选定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这样的组成方式确保了仲裁庭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从而保证了仲裁结果的公正和合法。

仲裁程序的步骤主要有哪些

  三、开庭与裁决过程

  1.开庭是仲裁庭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参加下,对仲裁请求进行实体审理和裁决的活动。

  2.这是仲裁活动的实质阶段,其目的是查清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在开庭过程中,仲裁庭会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审查证据,查明事实,并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

  4.裁决是仲裁庭在实体上对当事人权利义务作出裁断的行为。它是仲裁审理的最终程序,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5.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和裁决日期。

  6.当事人对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书,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仲裁程序可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果你还有其他关于仲裁的问题,欢迎在法律快车上提问,我们会为你提供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