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房屋抵押登记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4 00:04
人浏览
导读:房屋抵押登记是房地产物权变动的一种公示方式,涉及抵押合同订立、登记流程、法律效力等关键内容。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保护自身权益,避免法律风险。

  一、房屋抵押登记是什么意思

  房屋抵押登记是指当抵押当事人以抵押人依法取得的房地产设定抵押后,依照法定程序向有关房地产管理机关申请,并在房地产权证上所作的相应记载。

  这一制度源于房地产作为不动产,其价值大、不能移动,且现代经济发展使房地产权利多元化,占有难以全面反映权利内容,因此需要通过登记制度来公示物权变动情况。

  二、房屋抵押登记流程

  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设定房地产抵押权。抵押权人需将抵押贷款合同报送给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进行登记。

  2.房地产抵押登记部门会审查核实抵押条件,若符合,将颁发《房地产他项权证》,并在原《房地产权证》中填注他项权摘要。

  3.当抵押期满,抵押人不能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可凭借《房地产他项权证》要求处分抵押的房地产,抵押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

房屋抵押登记是什么意思

  三、抵押登记的法律效力

  1.房地产抵押登记作为房地产权属管理和房地产抵押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

  2.当事人仅就抵押房产签订房地产抵押合同,而未进行抵押登记,并不导致抵押权的产生,抵押登记是抵押权设立的必要条件,也是物权行为的体现。

  3.国家在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时,会对违反国家强制性、禁止性规范的抵押登记进行否定,即使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一致,也不能承认其法律效力。

  现在你是否对房屋抵押登记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法律快车上提出,我们的法律专家将为你详细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