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财产侵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4 17:13
人浏览
导读:财产侵占罪如何界定?立案标准与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有何区别?本文详细解读了财产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比较以及认定要点,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

  一、财产侵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1.财产侵占罪,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

  主要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

  (1)侵占的财物数额较大;

  (2)存在其他严重情节。

  2.根据具体的司法解释:

  (1)侵占数额达到2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可视为“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

  (2)侵占数额达到20万元以上的,则属于“数额巨大”的起点标准。

  二、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比较

  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在法律上有所区别。

  1.从主体要件来看:

  (1)侵占罪的主体是财物代为保管人.

  (2)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则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但不包括在这些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被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

  2.从危害行为来看,侵占罪的危害行为包括非法占为己有和拒不退还两个要素,而职务侵占罪的危害行为则包括侵吞、窃取、骗取等多种行为类型。

  3.从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来看,侵占罪的行为人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职务侵占罪的行为人则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财产侵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三、财产侵占罪认定要点

  在认定财产侵占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行为人必须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即将他人财物变为自己所有。

  2.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侵占行为,包括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等。

  3.还需要考虑其他严重情节的存在,如侵占行为的手段是否恶劣、是否对被害人造成了严重损失等。

  4.在认定财产侵占罪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保罪名的准确认定和量刑的适当。

  对于涉及侵占罪的当事人及其亲属而言,了解财产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和认定要点,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财产侵占罪是常见的犯罪类型,了解立案标准和认定要点至关重要。如果你对财产侵占罪还有疑问或需要更多法律建议,请随时在法律快车发起咨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