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7 08:10
人浏览
导读:环境民事责任如何承担?本文详细解析了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和赔偿损失等。同时,介绍了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

  一、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

  1.环境民事责任是指因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相关条例,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或损害环境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2.这种责任是违反环境保护法所产生的特殊侵权责任。

  3.根据《民法典》和《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环境民事责任的主要承担方式包括:

  (1)停止侵害行为;

  (2)排除妨碍和危害环境的行为或事物;

  (3)消除危险和危害环境的后果;

  (4)恢复环境的原状;

  (5)赔偿因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损失等。

  4.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赔偿相关损失通常是最常用的方式,此外还有排除环境污染的危害、恢复环境原状等。

  5.如果环境污染对他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侵害,被侵害者还可以要求排污单位承担相关责任,如停止环境侵害、排除妨碍、消除污染环境的危险等。

  二、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

  1.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在一般民事侵权责任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和发展。

  2.在主观方面,无论行为人是否故意,只要造成环境损害,就应承担责任。

  3.在行为方面,更注重是否对环境造成损害作为评判标准,而不是以违法为前提。

  4.即使排放污染物未超过标准,但对环境造成损害,仍需承担民事责任。

  5.环境民事责任的法律后果包括上述的承担方式,一般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追究,环保部门也有权处理部分环境民事责任。

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

  三、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

  《民法典》对环境民事责任的侵权责任有明确规定。

  1.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纠纷中,行为人需就法律规定的免责或减轻责任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3.多个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排放量等因素确定责任大小。

  4.侵权人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惩罚性赔偿。

  5.因第三人过错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被侵权人可向侵权人或第三人请求赔偿。

  6.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有关机关或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修复责任。

  7.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有关机关或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和费用。

  这些规定为环境民事责任的追究提供了法律依据。

  如果你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遇到困惑,欢迎在法律快车上咨询专业律师,我们将为你提供法律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