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宅基土地确权意味着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17 06:00
人浏览
导读:宅基地确权对农民权益至关重要,明晰产权可减少权属争议。本文介绍了宅基地确权的意义、登记发证流程以及特殊宅基地的处理办法,帮助读者了解并保障自身土地权益。快来阅读,保护宅基地权益吧!

  一、宅基土地确权意味着什么

  1.宅基土地确权是对农村居民对集体土地占用、使用权利的明确界定。它赋予了具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以宅基地使用权,体现了福利性质和社会保障功能。

  2.宅基地确权的意义在于明晰产权,减少因权属争议引发的社会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农民权益。

  二、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流程

  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申请:村民需向本辖区内的国土资源所(或国土资源分局)提出书面申请,表明自己的权属意愿和相关情况。

  2.权属审核:国土资源所(分局)对申请进行初审,县国土资源局进行复核。经审核无误后,以国土资源局名义发布公告,公告时间不少于7日,公告到期后,统一报请县人民政府审批。

  3.注册登记:填写相关土地登记表格,如《土地登记卡》和《共用宗土地登记卡目录》,并组装《土地登记簿》,完成材料归档工作。

  4.颁发证书: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颁发宅基地使用权证书,作为其享有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定凭证。

  三、特殊宅基地处理办法

  在宅基地确权登记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如国有农场宅基地等,需采取以下处理办法:

  1.对于国有农场宅基地、已撤组转户和依法办理征地手续的宅基地,其用途应定为城镇住宅用地,并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证书中注明按宅基地进行管理,不得转让、出租、抵押。

  2.对于农村专业户宅基地以外的非农业建设用地,按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确权登记。

  3.若宅基地面积超过法定或批准面积,但符合政府分户建房条件,则按依法分户后的情况进行确权和登记发证。

  对于符合分户建房规定但尚未分户的农村村民,其现有宅基地未超过分户建房合计面积标准的,可按现有宅基地面积确定为共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4.对于空闲或房屋坍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不确定土地使用权。已确定使用权的,由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注销其土地登记,并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土地。

  5.对于不予登记发证的情况,应在统计汇总表中备注栏内予以说明,并上报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办公室备案。

  在宅基地管理数据库中记录相关信息,待依法处理后再决定是否核发集体土地使用证。

  宅基地确权还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如有疑问,法律快车随时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守护你的土地权益,我们在行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