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期限是多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7 01:00
人浏览
导读:想知道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多久吗?本文将详细解读《民事诉讼法》第215条,并告诉你如何确定适用法院以及法院强制执行程序的具体步骤。一文掌握强制执行全攻略!

  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期限是多久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15条的规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二年。

  1.这一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若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则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2.若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这一时效的中断、中断,参照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二、适用法院的确定

  确定向哪个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对于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应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2.对于其他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应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期限是多久

  三、法院强制执行程序

  法院强制执行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申请:

  (1)当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一方拒绝履行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对于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和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对方当事人也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法院受理:

  (1)若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2)人民法院应在收到书面异议后的15日内进行审查,并根据情况作出相应裁定。

  3.申请复议:

  (1)若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2)若执行过程中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申请执行人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4.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

  (1)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移交执行书后,应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

  (2)若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则强制执行。

  5.采取强制措施:

  (1)执行员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应出示证件,并在执行完毕后制作笔录,由在场的有关人员签名或盖章。

  (2)强制措施包括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

  看完本文,你是否对法院强制执行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记得在法律快车上发起咨询,我们随时为你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