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进行工伤认定后多久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0 16:06
人浏览
导读:工伤认定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如有争议,一年内可申请劳动仲裁。申请需提交详细书面申请,也可口头申请。仲裁时效因某些原因可中止,消除后继续计算。了解这些规定,助您维护权益。

  一、进行工伤认定后多久申请劳动仲裁

  工伤认定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赔偿等方面产生争议的,有权在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

  1.这一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1)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期间因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2)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导致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仲裁时效会中止,待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二、申请劳动仲裁的条件

  申请劳动仲裁需满足一定条件。

  1.申请人必须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申请书应详细载明劳动者的个人信息、用人单位的相关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证人姓名和住所等信息。

  3.如果书写仲裁申请有困难,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4.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5.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此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工伤仲裁时效中止情形

  工伤仲裁时效的中止情形主要包括两种:

  1.因不可抗力导致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

  2.因其他正当理由导致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

  在这些情况下,仲裁时效会中止,待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你对工伤认定和劳动仲裁有更多疑问吗?在法律快车,我们提供全面的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你解决各种法律问题。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