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仲裁的期限一般是多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1 11:13
人浏览
导读:劳动仲裁的期限通常为一年,从知道或应知权益受侵害之日起计算。时效可因特定情形中断,如向对方主张权利或请求救济。申请劳动仲裁需满足一定条件,涉及劳动关系、合同、工作时间等争议。

  一、劳动仲裁的期限一般是多久

  劳动仲裁的期限一般为一年。这一规定源自《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明确指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劳动仲裁的时效中断

  劳动仲裁的时效可以因特定情形而中断。

  1.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当中断事由发生时,仲裁时效期间会重新计算。这些中断事由包括但不限于: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2.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如果劳动者或用人单位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仲裁时效期间将会重新开始计算。

  三、劳动仲裁的申请条件

  申请劳动仲裁的条件主要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根据该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多种劳动争议,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这些争议包括但不限于:

  1.确认劳动关系的争议、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3.只有当这些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的范围时,才能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请。

  对于劳动仲裁还有更多细节和程序要求,你是否还有其他疑问?在法律快车,我们为你提供全面的法律服务和专业建议,帮助你解决各类法律问题。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