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企业的哪些情形会被列入失信黑名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4 02:08
人浏览
导读:企业若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备拒不履行、妨碍抗拒执行等情形之一,将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列入条件包括未履行义务和满足至少一种情形。

  一、企业的哪些情形会被列入失信黑名单

  企业若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将被列入失信黑名单:

  1.若企业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2.若企业采取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

  3.若企业采用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

  4.若企业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或限制消费令;

  5.若企业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

  这些行为都将导致企业被列入失信黑名单。

  二、列入黑名单的条件

  被列入失信黑名单的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企业必须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这是被列入黑名单的前提条件。

  2.企业还需满足上述列举的至少一种情形,如:

  (1)拒不履行义务;

  (2)妨碍抗拒执行;

  (3)规避执行;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或限制消费令;

  (5)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等。

  只有当企业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时,才会被列入失信黑名单。

企业的哪些情形会被列入失信黑名单

  三、黑名单企业受限制

  被列入失信黑名单的企业将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执行部门可以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进行公布,并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等通报。

  2.这些单位将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

  3.人民法院还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被限制高消费后,失信被执行人在乘坐交通工具、旅游度假、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以及购买保险理财产品等方面都将受到限制。

  这些限制措施旨在通过信用惩戒来促使失信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失信黑名单制度是对企业信用的重要监管手段,但你是否清楚如果企业被列入黑名单后如何恢复信用?欢迎在法律快车留言讨论,一起为构建诚信社会出谋划策。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