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者怎么应对公司降职降薪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2 13:55
人浏览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劳动者在遭遇降职降薪时的应对策略,包括书面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及时办理离职手续并保留证据等。同时,文章还阐述了降职降薪的法律规定和公司降职的程序审核。

  一、劳动者怎么应对公司降职降薪

  面对公司的降职降薪,劳动者首先要了解自身的权益和合法权利。在遭遇公司无故降职降薪时,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

  1.劳动者可以书面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1)这是因为公司的降职降薪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特别是关于变更劳动合同需要经过双方协商一致的规定。

  (2)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有关规定,正式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公司按照相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关系后,要及时办理离职手续,并保留好相关的证据。这些证据包括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降职降薪的证据以及工资收入等。

  3.劳动者在应对降职降薪时,应当注意及时、尽快提请劳动关系仲裁。如果在仲裁立案之前,公司消除了降职降薪的违反情形,劳动者可能得不到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二、降职降薪的法律规定

  降职降薪涉及到劳动者的权益和合法权利,因此受到《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严格规定。根据这些规定,用人单位在降职降薪时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降职降薪必须经过双方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决定降职降薪,必须与劳动者进行充分的协商和沟通。

  2.降职降薪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用人单位不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规定,对劳动者进行不合理的降职降薪。

  3.降职降薪必须符合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用人单位在降职降薪时,必须考虑到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和贡献,不能随意进行降职降薪。

  三、公司降职的程序审核

  公司降职的程序审核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环节。

  1.根据相关规定,降职程序大多是由用人部门提出申请,报送人力部门,人力部门根据组织政策对降职申请进行调整,然后呈请组织中主管人事的上级核定。

  2.在降职审核权限方面,根据人力管理规则,不同级别的员工降职需要由不同级别的领导进行核定。

  (1)总经理、副总经理的降职由董事长裁决,人力部门备案;

  (2)各部门经理级人员的降职由人力部门提出申请,报总经理核定等。

  此外,降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降职通知应当于指定日期内办理移交手续,履任新职;

  2.降职后的薪酬应当重新核定;

  3.被降职的员工如果对降职处理不满,可以向人力部门提出申请,未经核准前不得擅自离开现职或怠工。

  公司降职降薪是否合理,员工权益如何得到保障?了解更多法律知识,请继续阅读本文。如果你在劳动纠纷中需要帮助,不妨在法律快车上发起咨询,我们的法律专家将为你提供专业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