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下岗职工如何界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2 16:45
人浏览
导读:下岗职工如何界定?国家有哪些管理规定和权益保障措施?本文详细解读下岗职工的定义、管理流程和权益保障,助您了解下岗职工相关政策和规定,维护职工权益。

  一、下岗职工如何界定

  下岗职工是指在国有企业中,因企业生产经营等原因而下岗,但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没有在社会上找到其他工作的人员。

  1.下岗职工包括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的国有企业的正式职工(不含从农村招收的临时合同工),以及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后参加工作合同期未满的合同制职工。

  2.有生产任务的企业,一般不安排配偶方已经下岗的、离异或丧偶抚养未成年子女者、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烈士遗属、现役军人配偶、残疾人,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职工下岗。

  二、下岗职工管理规定

  对于下岗职工的管理,国家有明确的规定。

  1.在企业领导集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前至少15日向工会或职代会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职工下岗分流的意见。

  2.制定职工下岗及再就业方案并征求工会或职代会的意见,同时组建再就业服务中心。企业不组建再就业服务中心,不得安排职工下岗。

  3.企业与拟下岗的职工需要签订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借此变更劳动合同,替代劳动合同中的相关内容。

  4.协议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此外,对与企业存有欠工资、医疗费、集资款等债权债务关系的下岗职工,应在协议中明确,债权债务关系不因职工下岗或劳动关系变更而改变。

下岗职工如何界定

  三、下岗职工权益保障

  下岗职工在面临失业的同时,也享有一定的权益保障。

  1.国家规定了严格的下岗职工界定和管理程序,旨在保障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

  2.企业与下岗职工签订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3.对于与企业存有债权债务关系的下岗职工,协议中也应明确其权益,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4.下岗职工在需要法律帮助时,可以向法律门户网站等渠道寻求法律咨询和援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你对下岗职工的管理和权益保障还有哪些疑问?欢迎留言交流,法律快车将为你提供更多专业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