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律援助的范围与形式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8 04:30
人浏览
导读:法律援助有哪些形式和具体规定?如何申请法律援助?本文详细解析了法律援助的范围、形式和申请条件,包括诉讼援助、非诉讼援助等,帮助你了解并合理利用这一法律保障制度。

  一、法律援助的范围与形式有哪些

  法律援助的形式是指实施法律援助的具体方式。根据司法部的相关规定,法律援助主要采取以下形式:

  1.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这是为民众提供基本法律知识和文书起草的帮助。

  2.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针对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和被害人提供法律辩护和代理服务。

  3.民事、行政诉讼代理,为民事和行政诉讼的当事人提供代理服务。

  4.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处理不涉及诉讼的法律事务。

  5.公证证明,对法律行为或法律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公证。

  6.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调解、法律指导等。可以进一步分类为诉讼援助、律师非诉讼援助、公证援助、基层法律工作者的简易法律援助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的志愿援助。

  二、法律援助的具体规定

  1.法律援助是一项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的法律保障制度,旨在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

  2.特殊案件主要指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盲、聋、哑人,或者为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且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情况。

  3.在这些情况下,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4.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且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情况下,同样需要法律援助机构的介入。

  三、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

  公民在因经济困难无法委托代理人的情况下,可以就以下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请求国家赔偿。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

  在刑事诉讼中,若存在以下情形,公民也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未聘请律师。

  2.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未委托诉讼代理人。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未委托诉讼代理人。

  你还有其他关于法律援助的疑问吗?法律快车随时为你提供法律帮助,快来提问吧!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法律援助协议
浏览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