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哪些行政案件可以调解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5 11:02
人浏览
导读:哪些行政案件可以调解?自由裁量行政行为与羁束行为有何不同?行政诉讼中为何不适用调解?本文将一一为您解答,助您深入了解行政法律领域的相关规定。

  一、哪些行政案件可以调解

  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行政案件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进行调解。

  1.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时,复议机关可以进行调解。

  2.对于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纠纷,也可以进行调解。

  这些情形下的调解为当事人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和谐的解决方式,有助于促进争议的妥善解决。

  二、自由裁量与羁束行为

  在行政法律领域,自由裁量行政行为与羁束行政行为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1.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指的是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自行判断并作出行政决定的行为。

  2.羁束行政行为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进行的行为。

  3.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决定时的自由度和受法律约束的程度。

哪些行政案件可以调解

  三、行政诉讼与调解适用

  1.在行政诉讼中,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这是因为行政案件的争议标的为行政法律关系,不同于平等主体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2.行政机关作为公权力机关,其处理决定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不能随意处分。因此,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只能依法对行政处理决定的合法性和事实性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的判决或裁定。

  3.调解作为一种当事人自愿协商、互谅互让的解决方式,在行政诉讼中并不适用。

  关于行政案件调解的更多问题,欢迎留言讨论。法律快车将持续为您带来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解答,敬请关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