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发短信如何构成恐吓罪短信恐吓罪立案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5 16:54
人浏览
导读:短信恐吓行为若影响他人人身安全,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收到此类信息可报警,公安机关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同时,《刑法》中也有关于寻衅滋事罪的规定。

  一、发短信如何构成恐吓罪短信恐吓罪立案标准

  1.现行《刑法》中并没有明确的“发短信恐吓罪”,但发送具有恐吓性质的信息,如果影响到了他人的人身安全,则属于违法行为。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构成犯罪。

  2.当收到此类信息,感到受到威胁或干扰时,可以及时报警。公安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相应的治安处罚。

  二、治安管理处罚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于通过发送信息等方式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将受到治安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

  1.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2.如果情节较重,将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这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发送侮辱、恐吓或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等。

  三、寻衅滋事罪相关条款

  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中,对寻衅滋事罪有明确的定义和规定。

  1.其中,涉及到恐吓他人的行为,如果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将会受到刑事处罚。处罚措施包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如果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将会受到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以并处罚金的处罚。

  这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以及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等。

  除了短信恐吓,还有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对于法律问题,及时咨询法律专家是关键。法律快车,你身边的法律助手,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