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经济适用房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6 01:40
人浏览
导读:经济适用房是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保障性住房,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购买需满足户口、住房困难、收入线标准等条件,流程包括申请、审批和公示。

  一、经济适用房是什么意思

  1.经济适用房,是指根据国家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安排建设的住宅,其建设目的在于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适用且具备保障性质的居住条件。

  2.此类住房的建设由国家统一下达计划,通常采取行政划拨的方式获取用地,免收土地出让金,并对各类经批准的收费实行减半征收。

  3.经济适用房的出售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相对于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具有经济性、保障性、实用性的显著特征。

  二、购买经适房的申请条件

  根据《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居民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需满足以下条件:

  1.申请人应具备当地城镇户口(含符合当地安置条件的军队人员)或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供应对象身份。这一要求旨在确保经济适用房能够优先满足本地中低收入家庭的需求。

  2.申请人应属于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家庭。这一条件旨在确保经济适用房能够真正用于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3.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应符合市、县人民政府划定的收入线标准。这一要求有助于确保经济适用房政策能够精准地惠及中低收入家庭。

  4.申请人还需满足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这些条件可能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年龄、家庭结构等方面的限制。

经济适用房是什么意思

  三、经适房购买流程公示

  居民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流程主要包括申请、审批和公示三个环节。

  1.在申请环节,申请人需持家庭户口本、身份证、所在单位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收入证明和住房证明以及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向市、县人民政府经济适用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2.在审批环节,经济适用房主管部门将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核查,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如材料齐全、属实,主管部门将及时完成审批。

  3.在公示环节,经审批合格的申请人名单及相关信息将在指定地点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如有投诉或异议,主管部门将组织调查核实,确保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严格把关,可以确保经济适用房政策能够真正落实到中低收入家庭,实现其经济、适用且具备保障性质的居住目标。

  购买经适房还有其他注意事项吗?如果您还有疑问,不妨在法律快车上发起咨询,我们随时为您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