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邓普云律师
邓普云律师
湖北-武汉
高级合伙人律师

人格权司法保护典型民事案例(九)

名誉/肖像/人身权2022-04-25|人阅读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可删除!

案例九

大规模非法买卖个人信息侵害人格权和社会公共利益

——非法买卖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案

一、简要案情

2019年2月起,被告孙某以34000元的价格,将自己从网络购买、互换得到的4万余条含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的个人信息,通过微信、QQ等方式贩卖给案外人刘某。案外人刘某在获取相关信息后用于虚假的外汇业务推广。公益诉讼起诉人认为,被告孙某未经他人许可,在互联网上公然非法买卖、提供个人信息,造成4万余条个人信息被非法买卖、使用,严重侵害社会众多不特定主体的个人信息权益,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据此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二、裁判结果

杭州互联网法院经审理认为,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被告孙某在未取得众多不特定自然人同意的情况下,非法获取不特定主体个人信息,又非法出售牟利,侵害了承载在不特定社会主体个人信息之上的公共信息安全利益。遂判决孙某按照侵权行为所获利益支付公共利益损害赔偿款34000元,并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三、典型意义

本案是民法典实施后首例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本案准确把握民法典维护个人信息权益的立法精神,聚焦维护不特定社会主体的个人信息安全,明确大规模侵害个人信息行为构成对公共信息安全领域社会公共利益的侵害,彰显司法保障个人信息权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决心和力度。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法律快车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物业强制“刷脸”败诉的警示意义
因将人脸识别作为进出小区的唯一通行验证方式,天津一物业公司被居民告上法庭。一审法院认为,相关证据不能证明被告侵犯其隐私权。近日,二审法院作出改判,法院要求物业公
#名誉/肖像/人身权
人看过
物业强制“刷脸”败诉的警示意义
人格权司法保护典型民事案例(八)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可删除!案例八近距离安装可视门铃可构成侵害邻里隐私权——人脸识别装置侵害邻居隐私权案一、简要案情原、被告系同一小区前后楼栋的邻居,两家最近距
#名誉/肖像/人身权
人看过
人格权司法保护典型民事案例(八)
人格权司法保护典型民事案例(七)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可删除!案例七未超出必要限度的负面评价不构成名誉侵权——物业公司诉业主名誉侵权案一、简要案情原告某物业公司为某小区提供物业管理服务,被告吴某
#名誉/肖像/人身权
人看过
人格权司法保护典型民事案例(七)
人格权司法保护典型民事案例(六)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可删除!案例六金融机构长期怠于核查更正债务人信用记录可构成名誉侵权——债务人诉金融机构名誉侵权案一、简要案情原告周某某为案外人莫某某向被告上
#名誉/肖像/人身权
人看过
人格权司法保护典型民事案例(六)
人格权司法保护典型民事案例(五)
案例五具备明显可识别性的肖像剪影属于肖像权的保护范畴——知名艺人甲某肖像权、姓名权纠纷案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可删除!一、简要案情被告某生物科技公司在其公众号上发
#名誉/肖像/人身权
人看过
人格权司法保护典型民事案例(五)
邓普云律师
您可以咨询邓普云律师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