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有他人恶意用我手机号在各种网站注册给我发来好多验证信息,已经侵犯个人隐私权

刑事辩护 2020-03-18 15:07 人浏览
共6位律师解答
  • 搜集证据,去法院起诉解决
  • 建议去法院起诉解决
  • 提供证据,报案处理
  • 根据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若个人信息未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造成了个人信息泄露,你的朋友可以起诉要求该网络交易平台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只有 《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讲民事权益范围中包括了隐私权
    根据我国国情及国外有关资料,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11、未经他人许可,私自公开他人的秘密。
  • 关于侵犯他人隐私权,例如: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保定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6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