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我朋友第一次涉嫌贩毒,后因证据不足被释放。半年后吸毒被抓。会强制戒毒吗

刑事辩护 2020-02-07 22:30 人浏览
共7位律师解答
  • 你好,需要强制戒毒。公安机关严查涉毒案件和人员,一旦发现吸毒人员,轻者会被处以治安拘留,重者会被强制隔离戒毒。
  • 因犯吸毒被强制戒毒,找哪层关系网也不能阻止强制隔离戒毒书发下来。1、如果吸毒违法被抓,第一次是拘留5-15天,罚款或者责令社区戒毒三年。2、有涉毒案底,再次被抓的话,大多数就是先拘留10-15天,后强戒2年处罚了。3、需要尽早彻底戒才行,侥幸逃避终究需要为个人行为付出代价接受惩罚的,不戒,非死即囚,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就是最终结局了。
  • 你好。1、对于吸毒的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对吸毒成瘾者需要实施强制戒毒。首吸不用强制戒毒。 3、公安部下发《关于加强吸毒人员驾驶机动车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了正在依法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措施的人员属于 吸毒成瘾未戒除人员,公安机关要对本省(区、市)驾驶人进行全面排查。对驾驶人属于吸毒成瘾未戒除人员的,当事人要在30日内申请注销驾驶证,当事人未主动申请或者被强制隔离戒毒的,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毒法》及《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相关法规、规章,注销其机动车驾驶证。
  • 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毒品犯罪次数、人次、毒品数量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1、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十克以下,海洛因、甲基苯丙胺胺或者可卡因一克,吗啡或者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二克,氯胺酮或者美沙酮二十克,三唑仑或者安眠酮一千克,咖啡因五千克或者其他数量相当毒品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相应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⑴每增加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可卡因一克及其他数量相当毒品的,可以增加三个月刑期; ⑵每增加吗啡或者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一克,可以增加二个月刑期; ⑶每增加鸦片、氯胺酮或者美沙酮五克,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⑷每增加三唑仑或者安眠酮一千克,可以增加三个月刑期; ⑸每增加咖啡因一千克,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⑹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两种以上行为的,每增加一种行为,可以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 2、法定刑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百四十克,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可卡因七克,吗啡或者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十四克,氯胺酮或者美沙酮一百四十克,三唑仑或者安眠酮七千克,咖啡因三十五千克或者其他数量相当毒品的,国家工作人员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在戒毒监管场所贩卖毒品的,向多人贩毒或者多次贩毒的,其他情节严重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相应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 会的,一旦吸毒是可以强制戒毒的
    【追问】他这是第一次吸毒吧,第一次是涉嫌贩毒,关在看守所,
    【回答】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 你好,建议尽快戒毒。
  • 您好! 强制戒毒的条件:   (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   (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四)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同时,《禁毒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对依照前款规定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社区戒毒,由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加强帮助、教育和监督,督促落实社区戒毒措施。 欢迎详询!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毕节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7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