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您好,我一年前被人敲诈15万元现金,当时没有证据,只有我从自己账户取现金的记录,也就认倒霉了,可是事隔半年又来敲诈,第二次6000直接打到对方账户,请问公安能给立案吗?按156000立案还是按6000立案,谢谢

刑事辩护 2020-06-18 02:23 人浏览
共9位律师解答
  • 你好,报警处理,提供相关线索。
  • 先报警解决。
  • 立案的条件是指决定立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决定是否正确的依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6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这一规定说明,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实,是指有被客观、真实的证据所证明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预备、实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这不意味着证实犯罪的证据需要确实充分,但也不应是办案人员凭估计、猜测得出的结论。这里所指“有犯罪事实”,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经发生,即有犯罪的客体和客观要件;而对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的查明则不是立案的必要条件,而是立案后需要进一步查清的问题。因此,此时的证据并不要求达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获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实和情节。 (二)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应罚性的行为,只有当这种犯罪事实确需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予以立案。
  •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当立案。敲诈勒索罪立案标准有哪些?   敲诈勒索罪立案标准: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元至三千元为起点;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   敲诈勒索罪的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各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这是本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威胁的结果,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为了保护目己更大的利益而处分自己的数额较大的财产,进而行为人取得财产。行为人敲诈勒索数额较小的公私财物的,不以犯罪论处。   敲诈勒索的行为只有数额较大时,才构成犯罪。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是本罪的加重情节,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敲诈勒索罪的惯犯;敲诈勒索罪的连续犯;对他人的犯罪事实知情不举并乘机进行敲诈勒索的;乘人之危进行敲诈勒索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敲诈勒索的;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敲诈勒索手段特别恶劣,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或其他严重后果的;等等。   采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敲诈勒索财物,敲诈勒索行为与他人交付财物之间,可以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情况:   1、行为人要求被害人必须在指定的额时间和地点交付财物,否则会在日后将其威胁的内容付诸实现。   2、行为人当面对被害人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要求其答应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交付财物。   3、行为人以日后将要对被害人实施侵害行为相威胁,要求当场交付财物。   这表明,对于敲诈勒索最来说,行为人绝对不可能以当场实现威胁的内容相恐吓,当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这也是本罪与抢劫罪的显著区别。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目的,或者索取财物的目的并不违法,如债权人为讨还久欠不还的债务而使用带有一定威胁成份的语言,催促债务人加快偿还等,则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 尽快报警,陈述案件事实,金额以警方立案金额为准。但两次金额分别一次都够立案标准。
    【追问】谢谢
  • 报警。。。。。
  • 建议立即报案,如果有证据证明是敲诈勒索,应当按照两次总共的数额定罪量刑
  • 是以什么方式敲诈的,是转账给对方的吗
    【追问】现金给对方15万,第二次银行卡转账给对方6000
    【回答】可以报警,如果证据属实,公安局会受理的
    【追问】我现在就在当地派出所,可是当地民警说我时隔一年才报警没人证明我是被威胁的,说时间隔的太长了,呜呜
  • 报警处理、、、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天津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9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