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你好,我朋友偷电动车被抓,昨天被抓昨晚上就被送看守所去了,怎么样让他不判刑不坐牢

刑事辩护 2019-07-27 18:30 人浏览
共9位律师解答
  • 你好,请问您的朋友是否有多次盗窃的情形?盗窃的金额的金额是多少呢?由于您的朋友涉及刑事案件,现在处于侦查阶段,建议您尽快找律师介入,了解案情,会见当事人,以保障您朋友的权益,方便的话,建议来电免费咨询,具体情况您可以跟我详细描述一下,希望能够帮到您保护您最大的权益。
  • 你好,是否有多次盗窃或者盗窃的金额过大。现在公安机关是怎么定性的。 想你的朋友你坐牢尽快委托律师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收集证据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具体的你可以来电免费咨询解决你法律上的疑问,给你操作上的指导。
  • 属于刑事案件的,建议应及时聘请律师介入案件,依法会见了解详细的案情,指导有利的供述,积极辩护争取最轻处罚!本案件盗窃犯罪积极退赃,缴纳罚金是减轻处罚的基础!目前可以积极争取取保候审处理,为之后的缓刑做好准备。
  • 根据我国刑法第264条规定,涉嫌盗窃罪。因电动车价值低,如果不是多次盗窃,就判刑很轻。如果有律师辩护,可以判处缓刑,就不用服刑了。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三条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   一、盗窃数额较大,法定刑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量刑标准:1000元以上不满2500元的,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六个月或单处罚金;2500元以上不满4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一年;4000元以上不满7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一年至二年;7000元以上不满10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二年至三年。  二、盗窃数额巨大,法定刑在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的量刑标准:10000元以上不满17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四年;17000元以上不满24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四年至五年;24000元以上不满31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五年至六年;31000元以上不满38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六年至七年;38000元以上不满45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七年至八年;45000以上不满52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八年至九年;52000元以上不满60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九年至十年。  三、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法定刑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及无期徒刑的量刑标准:60000元以上不满78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年至十一年;78000元以上不满96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一年至十二年;96000元以上不满114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至十三年;114000元以上不满132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至十四年;132000元以上不满150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十四年至十五年;150000元以上的处无期徒刑。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盗窃以上的是可以给予刑事处罚的,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
  • 盗窃罪中的占有不同于民法中的概念,也就是说不要求以为了自己的意思,也包括为了他人的占有,同样也不包括代理占有、间接占有、占有改定等。其次,对财物的占有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占有的有无及其限度、占有的归属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是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关键点。 占有的有无及限度
    财物处于事实性支配状态下的认定。如果财物出于事实性支配的状态之下或者说处于推定此种状况的客观状态之下,而且主观上具有占有意思就应该认定为盗窃罪中的占有。但是,盗窃罪中的占有,是排除他人意图占有的状态,原则上可以客观认定,在实际支配不明的时候,则要考虑占有人的个别支配意思。
    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处于某人事实支配领域内的场合。例如放在自己住宅内的财物,这种情况下即使忘记了财物具体存放在何处,也应该认定为这里的占有。也就说此种场合之下,并不需要所有人的持有或者守护,同理,放在自己轿车内的财物,即使所有人忘记了存放地点,也认定为这里的占有。第二,处于某人事实支配领域之外的场合。例如,停放在自己家门前的摩托车,即便是无人看守,但是只要能推定为他人事实性的支配,也应该认定为这里的占有。
  • 你好,具体情况怎样,涉案金额多少,欢迎来电咨询。
  • 你好,能不能坐牢得视案情而定,总体而言如果委托律师介入的话可以为你朋友争取到最大的法律权益,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刑事处罚。现在你朋友处于侦查阶段,是委托律师介入的最佳时期,希望你斟酌处理,关于其他方面的问题你可以来电免费咨询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哈尔滨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9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