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在外省交通事故,但对方要求要把车拖回当地修理,拖车费保险公司不负责,让我们协商。请我应该怎么处理

其他 2019-10-08 10:1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交通意外保险理赔需什么材料
    一、身故保险金申请
    1、保险金给付申请书;
    2、保险单或保险凭证原件;
    3、被保险人的户籍证明或身份证明复印件;
    4、保险金申请人的户籍证明或身份证明复印件;
    5、 公安部门或保险人认可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被保险人死亡的书面证明或验尸报告;
    6、 如被保险人为宣告死亡,受益人须提供人民法院出具的宣告死亡证明文件;
    7、 公安部门出具的被保险人户籍注销证明;
    8、 公安、交通等法律法规授权的有关部门出具的意外伤害事故证明;
    9、 其他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有关的其他证明和资料。
    二、残疾保险金申请
    1、保险金给付申请书;
    2、保险单或保险凭证原件;
    3、被保险人的户籍证明或身份证明;
    4、保险金申请人的户籍证明或身份证明;
    5、经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并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的或经保险人与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协商同意的鉴定机构出具的被保险人残疾程度鉴定书;
    6、公安、交通等法律法规授权的有关部门出具的意外伤害事故证明;
    7、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诊断证明书(包括但不限于诊断全称、病历和治疗过程)、医疗纪录、住院证明正本;
    8、其他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
    三、医疗费用保险金申请
    1、保险金给付申请书;
    2、保险单或保险凭证原件;
    3、被保险人的户籍证明或身份证明;
    4、保险金申请人的户籍证明或身份证明;
    5、公安、交通等法律法规授权的有关部门出具的意外伤害事故证明;
    6、二级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或保险人认可的医疗机构出具的附有X 线片、病理检查、化验检查及其它医疗仪器检查报告的医疗诊断证明书、病历及医疗纪录正本、结算明细表、医疗、医药费原始单据;
    7、其它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
  • 交通事故保险不够赔时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条件是:保险公司赔付的钱不够肇事者是需要赔付的,具体要看事故责任认定的情况。(一)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对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对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己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机动车一方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1、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的,承担百分之八十;2、机动车一方负同等责任的,承担百分之六十;3、机动车一方负次要责任的,承担百分之四十;4、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百分之十;5、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百分之五。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与处于静止状态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交通事故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机动车方在该车应当投保的最低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对超过最低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上述的规定的比例赔偿。
  • 如果对方拒绝赔偿,首先你可以到交通部门,让交警出面为你们主持调解,若对方还是拒绝调解,你可以拿上事故责任认定书、治疗所花费的所有发票单据去法院起诉,对方有保险的,可以连保险公司一起作为共同被告起诉。若是在治疗过程中没钱救治,可以先起诉申请先予执行或者申请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另外,目前很多律师事务所在处理交通事故的案件中,会有先垫付后收费的服务方式,所以也可以向提供该服务的律所询问情况,当然,这个服务律所能否提供,律所需要了解你的案件情况而决定。 发生交通事故,对伤者要进行积极救治,并立即报警,等待交警来处理。因为交通事故的后续处理与交通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息息相关。涉及到垫付的话,要保留好相关票据。 在和解或者调解过程中因为某一方的要求在合理性上存在分歧,使得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最后导致和解或者调解失败的现象是常见的,所以接下来就是不得不走诉讼程序,最后按法院的判决来履行各自的义务。这是解决事故最为公正的途径。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金昌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