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借款人跑电话打不通应该怎么办?

其他 2019-09-16 13:24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借款人跑了共同债务人不认借据,只能到法院起诉借款人及共同债务人,只要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就可以受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详细审查证据材料,看是否存在债务共同偿还或者连带偿还责任人。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所欠的债务,原则上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该由夫妻共同偿还。
    另外,对于没有可执行财产的债务人,债权人可以追究保证人责任。债权人如果未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一般保证人有权拒绝代债务人清偿债务。但为了保护债权人利益,《担保法》第17条特别规定,如果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一般保证人则不享有先诉抗辩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规定,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发生的重大困难情形,包括债务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无财产可供执行。因此当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时候,即使当初的保证合同约定的是一般保证,债权人仍可以直接要求保证人承担还款责任。债务人长期下落不明,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宣告其为失踪人。
    《民法通则》第20条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第21条规定“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因此,如果债务人长期下落不明,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失踪,继而要求其财产代管人从其财产中拨付应当偿还的债务。
  • 不少债务人为了躲避债务故意搞“人口失踪”,以此来躲避债权人讨债。为了更好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针对欠债人下落不明之情况,
    充分注意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日期,及时发布公告以防债权超过法定诉讼时效。
    《民法通则》第135条、第137条规定债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即从约定还款期限届满日或者债权人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对于超过2年的,若债务人以此作为抗辩理由且债权人无诉讼时效中断、中止情形的证据,债权人将面临非常大的败诉风险。若有诉讼时效中断情形,那么诉讼时效会从中断情形消失后重新开始计算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40条如此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第4项又进一步明确:“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下落不明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除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外,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因此只要债权人依据上述有关规定刊登追讨公告,可为维权提供更多的时间。
    在诉讼时效期限内果断起诉债务人,及时将债权债务以判决书的形式确定下来。
    债务关系由判决书确定后,将减少诉讼时效过期的风险。
  • 你好,建议向法院起诉,法院会依照法定程序办理。首先由法院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但因被告下落不明,法院会采用公告送达方式进行送达,即会到被告的住所地张贴送达公告,经过60天后视为送达。再过15天答辩期后法院可择日开庭(一般会在公告中写清开庭日期)。因被告未到庭,法院一般会进行缺席审判,并进行宣判。判决书同样会用公告方式送达,也是60日,再过15天的上诉期,判决书就生效了,你可依判决规定在期间届满后申请执行。执行中除你提供的被执行人财产情况外,法院一般会依职权对其财产进行尽职调查,并依法处分其名下财产。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沧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4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