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八月七号面试的时候,领导和我谈的工作待遇:试用期1月,3400底薪+200房补(我确认过试用期也有这个房补),月休六天,九月公司包午餐。转正就是底薪+课时费。签合同的时候变成了试用期2月,底薪1720,我提出疑问,她说没关系你签吧我们实际还是按照我谈的做,我签了,为什么我会签呢?因为我实习的时候是在学校实习,当时签合同也是这样,最后校长也确实是这么做的,秉持着信任和这个人看起来还不错应该不会骗我的想法签了。后来变成一个月六天休假因为午托变成了轮休四天,包餐变成了去午托才能吃一顿午餐,助教期间带的阅读课说好的50一节变成了义务,晚辅一月只给200,房补也没有。而且后来说好的正式上课的课时费也没了,她把工作人员分为实习老师(不上课)/正式老师(上课)/优秀老师三档,说不管你是不是在实习只要你开始上课了就可以拿正式老师的工资,这样工资就比原来少很多。我属于九月正式已经上课的老师本来应该拿正式老师的工资,但是10月初的时候她突然说我试用期不合格让我延长一个月试用期。本来说好的试用期就是一个月,结果变成两个月不说了还想我延长一个月,也因为其他一些事我认为她是在柿子挑软的捏太恶心人了,我就直接辞职了。辞职办了两天,每次都和她说好了,结果我一去她人就不在。直到最后她让别人替她签了字,我发消息让她把工资算好告诉我。她一直就没理我了。然后今天发工资发现我拿的还是实习工资并不是说好的正式老师的工资。这样我想问问如果我申请劳动仲裁请会赢吗?

仲裁 2020-01-26 11:24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实习期一般是没有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合同法》对实习期并无规定,仅对试用期进行了规定。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的当日依法向劳动者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
    ,而实习期没有,实习期工资不受最低工资标准的约束。从理论上讲,在校就读的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去实习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培训性质的实习,不能算是一种用工行为。实习生与用人单位没有形成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无需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也就是说实习工资由双方协商确定,不属于劳动法或者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 实习期间有没有工资?
    相关法规定对于实习生,单位根据其实际工作情况每月支付一定的补助,比如交通补贴餐费补贴等,没有明确规定一定需要支付工资,因为实习性质的话你的身份还只是学生,单位无法和你建立正常的劳动关系,所以不支付工资不违法的。
  • 实习生到底能不能够签劳动合同,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吗? 基本分两种情况: 一是实习人员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单位通过实践进行一定的专业训练,如《律师执业证管理办法》中规定,申请领取律师执业证的人员,应在一个律师事务所连续实习一年。在这种实习中,实习人员必须与单位建立有劳动关系,目的在于从工作中增强从事这些专业工作的熟练度,以便将来能够较
    为独立地从事这样的职业。 另一种是实习人员出于教学需要在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行为,如大学生的毕业实习。这种实习的明显特点是用人单位与实习人员不建立劳动关系,或者因为实习人员与其他机构有关系的缘故无法建立劳动关系。还是以大学生的毕业实习为例,实习的大学生与学校有着高等教育的关系,大学生的档案等个人履历文件也放在学校,单位根本无法与实习大学生建立劳动关系。而且这种实习的目的也没有第一种情况的专业性,大学生可以从事与未来工作不相同的实习内容。所以这种实习本身的目的在于接触社会,实践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不是专业训练,其根本目的在于教学。同时,实习生在校期间一般每学期都会有一次实习,其并不能确定毕业后是否一定在被实习单位工作,如果每次实习时都和被实习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那就可能会出现签订多份劳动合同、多次缴纳社会保险以及如何解除每次所签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社会保险的衔接等一系列实践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
    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勤工助学的,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 您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是否胜诉,须根据双方的证据情况而定
    【追问】她就是很小心,包括新工资标准都是给我们看了立马就收上去了。其他她承诺的那些条件当时没想到人心险恶也没有录音。我其实不是想讨薪我就是气不过,她所有承诺过的全是空话让人十分恶心。
    【回答】您好,申请仲裁,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宜宾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4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