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老公抑郁症十年有余了现在无工作能力,结婚两年孩子六个月现哺乳期间,我辞职在家带娃,老公也在家待着,吃喝都是公公婆婆管,老人有退休金,现住的房子是我老公的名字,如果离婚孩子给谁,财产怎么分

离婚 2018-12-12 22:24 人浏览
共15位律师解答
  • 夫妻共同财产:《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入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 《婚姻法》解释二第十一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下列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一)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二)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则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三)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规定; (一)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且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为夫妻共同财产(二)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法》解释三第五条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认增值外,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法》解释三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出资份额按份共有。
  • 共同财产:《婚姻法》 第十七条 【夫妻共有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案情复杂或对此有疑问的,建议你电询律师以便详细分析,必要时委托律师介入维权以避免损失。
  • 您好,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起诉离婚,并可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婚后所得为夫妻共同财产,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两岁到十岁。一般根据双方经济条件以及在婚姻中存在的过错等情形,判给对子女成长有利,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一方,十岁以上,一般会考虑孩子的意见。
  • 您好,2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归女方抚养。男方的婚前财产,属于其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分割。有什么不明白的,建议当面咨询律师,希望能帮到您。
  • 你好,孩子一般归女方,婚后取得的财产均分
  • 如果离婚孩子给女方
  • 您好,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起诉离婚,并可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婚后所得为夫妻共同财产,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两岁到十岁。一般根据双方经济条件以及在婚姻中存在的过错等情形,判给对子女成长有利,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一方,十岁以上,一般会考虑孩子的意见。
  • 二岁内的孩子原则上随母。婚后共同财产平分。
  • 您好!根据我国婚姻法目前的规定,离婚有且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协议离婚,即双方能对孩子抚养归属、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共同债务分担等问题商量一致,然后就此签订离婚协议,并到结婚登记地的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这种离婚方式有点是快捷方便成本较低,另一种方式就是起诉离婚,出现夫妻双方协商不成、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只能在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起诉离婚的。离婚涉及人身、财产、子女、债务等多方面,任何一方面处理不妥善,均有可能引发后续纠纷,建议委托律师介入处理,以维护你方合法权益最大化。祝您早日解决,如需进一步帮助,请点击我头像右侧的电话,与我电话(同微)沟通。
  • 未满两周岁的孩子一般判给女方抚养,男方支付抚养费,婚后取得的财产一般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均分,具体可以来电详谈。
  • 婚后财产平均分割
  • 您好,离婚时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两周岁以下一般归女方抚养,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等。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两个孩子一般一人一个。10岁以上孩子一般还需要征求孩子意见
  • 您好,孩子归女方的可能性比较大,夫妻共同财产一般情况下平均分配。如需法律帮助,请来电详谈。
  • 您好,哺乳期的孩子一般归女方抚养!
  • 从您目前的表述分析,孩子判归女方的可能性很大,住房问题不清楚是什么时候购买的,如果是婚前后购买的,应属于婚前男方的个人财产,如果如果婚后购买,有没有其他因素,那么一般会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平均分割!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免费咨询本律师!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15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