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我干工地的,如果年底不给发工资怎么办,有没欠条

其他 2019-03-07 22:56 人浏览
共7位律师解答
  • 劳动仲裁:一案件受理当事人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1日内向辖属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时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劳动者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和工作单位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3)证据证人的姓名和住址。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书经审查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之日起7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不予受理的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诉人;决定立案的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向申诉人和被诉人发出书面通知同时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诉人被诉人应在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被诉人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审理。劳动者一方在三十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仲裁委员应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3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用通知书或布告形式通知当事人。如双方当事人有委托代理人的还需提交书面授权委托书。二调查取证仲裁委员会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取证或针对双方当事人的申诉和答辩中存在的疑点仲裁委员会依职权可向有关单位知情人了解情况和收集证据遇有需要勘验或鉴定的问题应交由法定部门勘验或鉴定;没有法定部门的由仲裁委员会委托有关部门勘验或鉴定。三仲裁调解在查明争议事实的基础上由仲裁庭或仲裁员主持对劳动争议案件先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由仲裁委制作《仲裁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并送达当事人。调解不成的仲裁庭应及时仲裁。四仲裁裁决仲裁庭开庭裁决应当在开庭的4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开庭审理时听取申诉人的申诉和被诉人的答辩由仲裁庭进行当庭调查主持辨论征询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并再行调解。双方未达成协议或不愿接受调解的经仲裁庭作出裁决并制作《仲裁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执行的对方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后的61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长31日。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15日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可延长15日。
  • 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解决: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费用200-300元,如果你胜了全部由公司负担。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4).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的时候,你可以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具体法律根据见参考部分)。
    在薪资讨要过程中应当注意有关证据具的保留,如劳动合同、工作证(工卡、厂牌、出入证等)、收入证明如工资条、工作证明如考勤表或签到表、派工单等能够证明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以及收入、工作时间等相关证据。当然,如果你因为公司没有发放工资而选择辞职更换工作,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是允许的,但是一定要符合相关程序,避免使自己产生责任。
  • 1、收集相关具有劳动关系及所欠工资的证据。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事情都需要证据。 2、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者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如劳动监察部门)申请(申请最好以书面申请为好),要求相关部门依法责令欠薪单位限期整改并下达指令书、行政处理决定书等文书。最终还是不能收回工资就应当及时申请劳动仲裁,如有欠条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3、如果符合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以下情形之一((一)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 (二)逃跑、藏匿的; (三)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与劳动报酬相关的材料的; (四)以其他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 且数额较大的(“数额较大”:(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的欠薪罪。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追究其刑事责任并支付工资和赔偿损失。
  • 你好,建议申请劳动仲裁。
  • 你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予以处理。
  • 你好,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 您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7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