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我老婆怀孕差两天就八个月突然羊水破了,于6月21日早上六点多送到医院挂了急诊,到了二楼的妇产科进行检查大约过了有四十分钟以后,医生告诉我情况非常紧急必须马上办理住院并进行刨妇产手术,给我开了住院证让我赶快去办住院手续,我去办理的时候由于出门的时候比较紧急没有带医疗本,我想‘反正在医院能没什么事情’我就回家拿了医疗本回来办理好了。大概用了有半个多小时,回到了妇产科,医生给我介绍了情况我就签下了做刨妇产的协议书准备做手术。大约过了有十分种[我在办其他手续的时候]医生给我打电话说情况紧急,我马上来到妇产科,医生告诉我现在刨妇产来不急了子宫口已经全开了并且婴儿的臀位朝下很危险要自己顺产,并说是我回家拿医疗本耽误了时间。人名关天于是我就又签下了顺产的协议书和一份废除刨妇产的协议书。在9:20一个男婴降生,医生说婴儿心率只有二三十,马上进行抢救。十分种之后医生告诉我已经缺氧十分钟如果在抢救活下来也可能是痴呆问我是否继续,我说继续。不一会医生出来告诉我已经不行了。 我觉得医生是以治病就人为先,在紧急的时候家属不在不需要家属的签字先进行手术就人。 我想咨询一下医院有没有责任

其他 2015-04-21 09:47 人浏览
共6位律师解答
  • 从你描述的情况看,医疗机构没有明显的过错。我国法律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等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签字同意方可实施。否则医疗机构就违反相关医疗法律、法规、规范。至于在紧急情况下患者家属不在手术问题,是当前各界争议的焦点,属于立法前沿问题。在法律未作强制性规定前,医疗机构这样做并不违规。
  • 在病人本人可以表达的情形下,或者医生认为可以由本人签字并且将所有病情告知本人的情形下,可以由病人本人签字,
    签字的目的是医院履行对于病人的告知义务,将接下来要采取的医疗措施,或者说手术,的必要性,风险,等诸多因素对病人予以告知,病人签字了,那么就代表认同医院的手术措施,以及愿意承担所面临的风险。医院这么做实际上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医疗纠纷。
    但是关于医疗风险,如果医院在手术过程之中确实存在过错
    并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予以最终认定,那么即便签字了,医院也应当承担患者的赔偿责任。所谓患者承担的风险 只能是人力所不能及的风险,对于可以避免 应当避免 医院因为疏忽而导致的损害 医院还是应当承担责任的
    所以,手术需要患者本人或者直系亲属签字,实际上是医院为了避免或者说降低法律纠纷。只有签字了 医院才敢手术
    不签字的情形下,很多医院不敢手术的,因为他们怕医疗纠纷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 按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出现了医疗损害的行为,作为患者和医院都有三条路可以选择,这就是协商调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诉讼。
    协商调解就是医患双方对可能已经发生的损害事实进行商议,并在有关中间机构的主持下根据损害事实和有关的规定对赔偿金额和其他事宜达成一致。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主要是在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主持下,由相关的专家对医疗损害的事实作出鉴定,明确具体责任并对赔偿等作出结论。
    诉讼就是针对发生的医疗损害情况,由患者到人民法院提出自己的诉讼请求,主张由医疗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
  •   1、手术同意书,由患者本人签字同意。本人不能签字或者不适宜签字的,由患者的近亲属签字同意(如配偶、父母、子女等)。
      2、手术后果及相关措施未通过上述途径告知患者或者其近亲属,对手术造成的非医疗需要的损害,医院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不过,严格来说,手术同意书是否签字与医院是否承担责任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即如果医院的医疗行为没有过错,没有给患者造成非医疗需要的损害,即使没有患者签字,也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医院的医疗行为具有过错,即使有患者的签字,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法》
      第五十四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五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六条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 医院存在过错,直接起诉
  • 医院有责任,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太原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6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